快速提交需求
立刻免费获取报价
图文详情
2025京津冀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展会:智链协同驱动全球汽车产业新变革
发表时间: 2025-05-12 文章来源:余女士 浏览:0
参展咨询 观展报名
参展咨询
提交报名 取消
全球展览咨询电话:131-2781-2000
观展报名
提交报名 取消
全球展览咨询电话:131-2781-2000

展区规划与产业亮点

新能源汽车测试馆

技术聚焦:宁德时代展示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中汽研智能驾驶仿真平台通过虚拟路况模拟加速技术迭代。

应用场景:覆盖电池性能测试、整车安全验证、智能驾驶仿真等全流程,推动技术标准化与商业化落地。

核心零部件专区

京津冀首发: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舍弗勒轮毂电机、易鼎丰动力域控制器等新品亮相,天津企业展示200kW氢燃料电池重卡,续航突破1200公里。

技术突破:亿华通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厚度降至18微米,支撑重卡在-35℃极寒环境冷启动。

智能网联技术区

感知系统:速腾聚创M3激光雷达、东软睿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华为MDC 810计算平台(400TOPS算力)构建“数字视网膜”,实现暴雨天气150米外锥桶精准识别。

车路协同:清华大学“车路云一体化”安全架构获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可,参与制定ISO 21434国际标准。

氢能与燃料电池区

商业化成果:国氢科技240kW燃料电池系统与国富氢能70MPa储氢瓶组适配测试完成,天津港保税区加氢站网络模型展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

区域协同:京津冀“氢能走廊”贯通京畿大地,改写全球能源运输地理格局。

汽车后市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区

服务生态:星星充电V2G充电桩、格林美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案、途虎养车“电池健康度AI诊断”系统完善产业闭环,推动新能源汽车从“制造”向“服务”延伸。

数据驱动:万帮数字能源智能调度算法使京津冀地区单桩利用率从18%提升至45%。

具身智能机器人区

工业应用:新松机器人汽车焊接工作站、优必选物流搬运机器人提升生产柔性,协作机械臂以0.02mm重复定位精度实现电池模组装配。

服务创新:新石器无人车L4级配送机器人搭载六维力传感器,完成胡同毫米级贴边行驶。

三、同期活动与产业赋能

政策与标准制定

国家战略解读: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解读《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京津冀三地政府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白皮书》,签约京津冀汽车供应链创新中心项目。

国际合作: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日本自动车工业会合作,推动京津冀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计划在东南亚、中东设立海外展区。

技术论坛与行业对话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发展论坛:聚焦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宁德时代、亿华通等企业分享最新成果。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论坛:探讨数据安全、车联网身份认证,清华大学团队展示“车路云一体化”安全架构。

赛事与体验活动

2025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京津冀高校与企业组队,在天津港自动驾驶测试区模拟港口物流场景,争夺“最佳商业化应用奖”。

自动驾驶未来城市嘉年华:观众体验京津冀高速自动驾驶接驳车,参观基于5G-V2X的智能路口模型,感受未来出行场景。

市场对接与投融资

新能源行业采购大会:发布《京津冀汽车零部件采购需求清单》,推动京津冀整车厂与长三角、珠三角供应商对接。

汽车产业投融资峰会: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现场评审“车规级芯片”“滑板底盘”等项目,单项目最高获5000万元投资。

四、区域协同与产业生态

京津冀“2小时产业圈”

产业布局:覆盖顺义区李遂镇工业区、武清京清汽车产业园、廊坊安次高新技术产业园三大核心园区,实现电池PACK线、换电站等配套设施跨区域协同。

数据共享:长城汽车“咖啡智能3.0”系统实现京津冀区域15万公里道路数据实时更新,导航误差控制在10厘米内。

商业模式创新

车电分离:中信银行“电池银行”模式允许车企剥离电池资产,用户支付电池使用费。

全生命周期运营:北汽新能源与滴滴出行共建“Robotaxi运营中心”,单公里运营成本降至1.2元,仅为传统网约车的60%。

五、服务升级与参展体验

数字化服务

国车展小程序:提供展位导航、供需对接、直播预约功能,上线“京津冀汽车产业地图”,标注200家重点企业位置。

智能餐饮区:支持机器人送餐、无人零售柜取餐,星巴克、真功夫等连锁品牌入驻展馆。

交通与住宿

接驳专线:开通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至展馆的接驳专线,地铁Z2线“国展中心站”直达展馆。

酒店配套:周边酒店推出“展商专属套餐”,含免费接驳、延迟退房等服务。

六、展会价值与行业影响

技术竞技与产业协同

技术突破:比亚迪将高速领航功能下放至7万元级海鸥车型,华为“AI数据工厂”将复杂场景决策响应时间压缩至0.1秒。

产业链闭环:天津精密加工、河北原材料、北京算法创新形成300公里半径产业闭环,重塑京津冀汽车产业版图。

全球化布局与品牌出海

海外展区:京津冀企业与德国、日本合作,在东南亚、中东设立海外展区,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布局。

标准输出:清华大学“车路云一体化”安全架构参与制定ISO 21434国际标准,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国际话语权。

2025京津冀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展览会不仅是技术的竞技场,更是京津冀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缩影。通过“链式创新”路径,展会推动京津冀汽车产业从“制造基地”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为中国汽车产业迈向世界舞台注入强劲动力。

参展咨询:15000870381吴先生


联系作者

ys199018

TA的动态
热门会展
热门展会